网站无障碍
检索
本院简介
机构设置
人员信息
案件信息公开
法律法规数据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浪官方微博
新浪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统计总结>>检察工作报告
赣州市人民检察院2023年工作报告
时间:2024-01-3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赣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7日在赣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熊良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的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决落实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部署要求,全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赣州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一年来,我们推动司法办案走前列。全年办理案件27198件,同比上升51.45%;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43件,同比上升59.26%,质量和规模稳居全省第一;民事监督案件首次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数创全省之最;首次承接国家监委移送起诉的中管干部职务犯罪案件,赣州检察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

一年来,我们推动开拓创新勇争先。在全国、全省首创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调研报告”[1]等3项机制,检察侦查、行刑衔接、民事执行监督等14项工作经验获最高检、省检察院肯定并推广,市检察院被确定为全国检察机关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团队(基地),赣州检察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更加鲜明。

一年来,我们推动检察队伍创一流。深化“392”人才培养计划,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激发争创“第一等”的精气神,54个集体、36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培育了赣州检察史上第3位全国模范检察官、首位全国优秀公诉人,检察工作群众满意度持续位居全省前列,赣州检察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

一、增强政治自觉,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中把牢政治方向始终牢记检察机关的政治属性,着力强党性铸忠诚,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检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加强凝心铸魂的政治淬炼。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市检察院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举办专题读书班,开展学习研讨50次,讲授专题党课36场,教育引导检察人员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求真求实开展调查研究,聚焦制约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确定23项课题,班子成员领题,

部门合力攻坚,提出对策建议60条,推动调研成果转化95项。狠抓检视问题整改,制定整改措施26条,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制度机制、工作部署29项。

坚守绝对忠诚的政治底色。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检察实际,制定措施12条,以制度执行力提升政治执行力。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细则,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接受、配合市委常规巡察和对6个基层检察院提级巡察,制定154项整改措施,开展首轮对4个基层检察院综合政治督察,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增强党建引领的政治自觉。大力开展党建质量过硬行动,建成党员活动中心,组织检察干警参加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等活动5500余人次,市检察院获评全市打造模范机关工作先进单位。建强红色堡垒,争当红色先锋,“新时代红都‘青’骑兵”“新长征先锋队”等红色司法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获省检察院充分肯定,在全国检察机关队伍建设会议上推介。以“党建+”点燃发展“红色引擎”,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相融互促,市检察院“苏区红、平安城、客家风赋能公益诉讼检察”成为我省首例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

二、创新能动履职,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检察担当

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着力强保障促发展,为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受理审查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4282人、审查起诉10302人,同比分别上升61.10%和31.25%。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严厉打击涉政、涉邪教类犯罪。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震慑力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和涉黑恶、毒品犯罪648人,全力守护人民安宁。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轻微刑事犯罪不批捕1735人、不起诉2874人,力促修复社会关系。坚持系统分析、标本兼治,制发堵漏建制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80份,以更高质量检察建议推动更高水平诉源治理。

推动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参与金融、国企、烟草、医药、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治理,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83件93人,人数同比上升36.76%,已起诉82件91人,其中厅局级8人、县处级6人,高质量办理了省监委移送的郭安、孔发龙、姚江涛、郑伟、叶和彬等10余件职务犯罪大要案,为反腐败大局贡献检察力量。坚持全链惩腐、一案双查,强化行贿受贿一起查,向纪委监委移送职务犯罪线索6件,起诉涉贪污贿赂类洗钱犯罪同比上升80%,起诉行贿犯罪同比上升200%。

着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贯彻省委“一号改革工程”部署,深入开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活动,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389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密切与工商联、非公企业维权中心、商会的联系协作,联合各级侨联设立“检侨驿站”7家,为各类企业提供法律服务900余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对新能源、新材料、家具、服装、赣南脐橙等产业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章贡区检察院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积极护航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自觉融入美丽赣州建设行动,联合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危险废物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242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81件,安远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助推东江源流域治理,得到社会各界肯定,获评全国典型案例。紧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督促行政机关强化监管,宁都县检察院推动“企业为主+政府补充”的矿山修复治理,得到最高检肯定并推广。与广东、福建检察机关深化拓展协作机制,合力推动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三、做实人民至上,在纾解群众急难愁盼中增进民生福祉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着力强服务护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用力守护千家万户幸福生活。落实落细“八号检察建议”[5],起诉重大责任事故等犯罪6件10人,围绕燃气、消防安全等发出检察建议85件,督促联手共治、加强管理、防范隐患。合力推进“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严厉惩治集团化、跨境化电信网络诈骗及上下游关联犯罪,依法从严从快起诉1147件1823人,协同公安机关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700余万元,彰显人民检察司法为民、除“骗”务尽的立场与决心。坚决贯彻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起诉危害食药安全犯罪43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47件,通过惩罚性赔偿提高违法成本,让肆意损害公益者付出更大代价。龙南市检察院督促整治非法添加金银箔粉公益诉讼案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用心化解人民群众信访诉求。大力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创造性建立案-访比“1+1+N”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寻乌模式”检察实践,推动资源整合、力量下沉、关口前移,因检察办案产生的信访下降57.97%,《检察日报》《江西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坚持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收到的1797件信访件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答复办理过程或结果。积极践行“浦江经验”,两级检察院领导干部下访接访197件216人,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申诉信访73件,综合运用公开听证、释法说理等手段化解210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首办环节。南康区检察院获评全国控申检察“为民办实事”优秀团队。

用情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强化司法救助工作,开展联合多元救助,办理救助案件1308件,发放司法救助金1649.1万元,同比分别上升16.16%和28.83%。对权益受损但不敢或不懂起诉的242名老年人、农民工,支持提起民事诉讼330件,同比上升15.45%,帮助追索欠薪或赡养费315.2万元。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零容忍”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391人;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220人;坚持宽容但不纵容,对犯罪情节严重的未成年人,依法起诉272人。强化综合履职,办理未成年人文身、外卖平台违规向未成年人售酒等公益诉讼案件295件,盲盒治理工作写入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白皮书。市检察院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四、强化法律监督,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中维护公平正义始终坚守宪法定位,着力强监督增质效,以高质量法律监督提升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刑事检察监督持续优化。推动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严把案件质量关,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696人、不起诉198人。在全省率先开展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强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行,首创定点监督派出所新模式,监督立案和监督撤案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66件,持续加强审判违法情形监督。研发“判实未执”法律监督模型,高效赋能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督促收监执行65人。开展职务犯罪案件财产刑执行专项行动,监督312万元财产刑执行到位。对16个看守所、20个社区矫正机构开展巡回检察监督,督促解决监管场所安全隐患和执法不规范问题210个,市检察院对看守所交叉巡回检察的做法得到最高检肯定,编入《看守所巡回检察工作手册》。

民事检察监督不断做强。办理民事检察监督案件1247件,同比上升81.25%。强化精准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生效裁判提请、提出抗诉和发出再审检察建议35件,对民事审判和

执行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231件。瑞金市检察院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检法合力为抵押权人追回450万元执行分配款,妥善化解八年执行积案,获评全国典型案例。常态化监督民间借贷、建设工程等领域打“假官司”问题,依法纠正虚假诉讼13件,同比上升160%。在强化监督的同时切实维护司法权威,依法对不支持监督的案件做好息诉服判工作。

行政检察监督更加有力。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533件,同比上升58.16%。对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提出检察建议90件。对履职中发现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或不行使职权行为,提出检察建议93件,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推动落实行刑“双向衔接”,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刑事案件处理64件,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处罚检察意见1384件,在全省率先出台《常见犯罪案件行政处罚审查指引》,被最高检推广,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开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监督,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07件,同比上升56.82%,为当事人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错误婚姻登记、社会保险等“老大难”问题。瑞金市检察院推动解决黄某某被冒名婚姻登记检察监督案获评全国优秀案例。

公益诉讼检察精准规范。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配合开展“公益诉讼江西行”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公益诉讼专项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共办理案件119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816件,绝大多数公益损害问题在诉前得到妥善解决,对检察建议不能整改落实的,依法提起诉讼24件。开展“助力耕地保护护航粮食安全”专项监督,督促复垦耕地5000亩、清理废弃农膜“白色污染”570吨,联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耕地保护、农用地膜处置长效机制,得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充分肯定。全南、崇义县检察院办理的2件公益诉讼案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检察侦查工作稳步推进。落实最高检“加大力度、务必搞准”的要求,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11件11人,同比上升83.33%,办案规模全省第一。强化侦查办案一体化机制建设,配齐配强专业队伍,优选42人组建检察侦查人才库。激活“沉睡”的机动侦查权,办理了全省首例适用机动侦查权案件,获最高检充分肯定,在全国、全省性会议上作经验分享。

五、狠抓基层基础,在深化过硬队伍建设中夯实发展根基

始终践行“五个过硬”,着力强作风提素能,持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

与时俱进强化队伍素能。坚持强基、培优相结合,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机制,选派21名干警到最高检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五省(市)检察机关和深圳市检察院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畅通“上挂下派”机制,广泛开展岗位练兵、以赛代训,通过“师傅带徒弟”“到办案一线学”培养了一批优秀团队和拔尖人才。一年来,9人在全国、全省业务竞赛中获评标兵、能手,4人获评全省检察业务专家,2人入选全国检察调研骨干。积极争取最高检支持,在浙江专门为赣州检察举办数字检察培训班,研发数字检察监督模型25个,发现监督线索2000余条,监督成案600余件,数字检察让办案工作换了思路、插上翅膀。

坚持不懈夯实基层基础。在市委和相关部门关心支持下,配优配强基层检察院班子成员41人,16个基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配到位、配到格,12名基层检察院班子成员轮岗交流。用好最高检对口援助政策[12],成功举办五省(市)检察机关专题培训班,推动召开深化新时代对口援赣工作座谈会,建立定期互访、同堂培训等机制。落实强基导向,指导基层检察院打造“小而精、特而实”的亮点品牌22个,于都、崇义县检察院获评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市检察院构建“四个一体化”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得到最高检推广,在全省检察队伍建设会议上作经验发言。

持之以恒推进从严治检。坚决扛起全面从严管党治检政治责任,与驻院纪检监察组定期会商,制定《部门廉洁风险清单及防控体系》,明确措施194条,推动“两个责任”贯通落实。持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从严从实加强纪律教育和执行,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做实“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强化检察权监督制约,组织案件评查90次,实现重点案件评查全覆盖、无遗漏,对需承担司法责任的坚决追究,对违规违纪干警主动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记录报告有关事项1552件,同比上升130.95%,“逢问必录”更加自觉,司法办案更加规范。

更加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和决定,积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向政协通报检察工作,健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联系机制。重视与代表委员经常性联络,推动代表委员意见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转化74

件,邀请参加公开听证、调研座谈、咨询论证等活动1113人次,

高质量办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245件。发挥瑞金、赣县、信丰三个基层检察院作为省、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收集民情民意126条,提出立法建议31件。尊重和保障律师权利,监督纠正妨碍律师依法行使执业权利案件3件。邀请人民监督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参与监督办案1102件,举办检察开放日33次,召开新闻发布会27场。改造升级12309检察服务中心,提供“信、访、网、电”全方位、一体化、综合性检察服务,努力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融入检察血脉,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中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中坚守初心使命,在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开展自我监督中维护公平正义,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自我革命中纯洁过硬队伍,检察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离不开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我们清醒认识到,与党和人民群众的更高要求相比,全市检察工作还有不足,主要是: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有待提升;“四大检察”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的质效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法律监督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推动社会治理还需持续发力;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检还有薄弱环节。对此我们将认真研判分析,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24年的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市检察机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强化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坚守“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继续锚定“争第一、创一流、走前列”定位,以实干担当和实绩实效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贡献检察力量。

一是坚定不移铸牢政治忠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以更高站位把握和衡量检察工作。深入实施党建质量过硬行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用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和苏区检察光荣传统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持续擦亮对党绝对忠诚的鲜明政治底色。

二是坚定不移为大局服务。强化讲政治、抓落实的鲜明导向,紧扣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全力投入更高水平平安法治赣州建设,为构建体现赣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好服务保障。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积极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依法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助力打造新时代“第一等”营商环境。做深做实生态检察工作,坚持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有力护航美丽赣州建设。

三是坚定不移为人民司法。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食药安全等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违法犯罪,加强对妇女、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全方位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水平。扎实推进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推动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入探索“寻乌模式”检察实践,用心用情把群众诉求回应好解决好。深化公开听证、民事和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做优做细代表委员联络工作,以更实举措增进民生福祉。

四是坚定不移为法治担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律监督工作。加大对刑事立案、侦查、审判和执行检察监督力度,强化对刑事诉讼全流程监督。突出民事检察监督精准性,深入推进专项监督、类案监督。深化行政检察监督,积极稳妥推进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深化做好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对到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依法启动诉讼程序。进一步强化检察侦查,严惩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

五是坚定不移锻造过硬铁军。持续落实“392”人才培养计划,打造堪当重任的专业化、高素质检察队伍。坚持强基导向,深化创先争优,落实最高检对口援助政策,合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检,坚决抓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三个规定”,一体推进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认真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赣州检察人的鲜明履职特征。

各位代表!实干担使命,奋斗正当时。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不断开创赣州检察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无障碍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兴国路3号   邮编:341000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